2014年04月21日星期一农历甲午年(马)三月廿二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党建工作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学生工作  校友工作  招生就业  资料下载  审核评估 
分类 信息服务
 教师下载 
 学生下载 
热点文章
标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信息服务>>正文

 

生物科学专业建设规划
2014-03-24 17:43  

生物科学专业建设规划

(2013.9-2018.7)

 

    为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培养生物科学专业领域优秀人才,提高生物科学领域人员素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增强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完成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任务,根据二十一世纪对全新生物科学人才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生物科学专业未来五年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一)专业建设定位

     按照学院“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生物科学专业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校所处的农业大区、资源大区的特点,实施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为商洛乃至整个陕西提供制药、食品及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人才支持。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主要面向生物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及教育系统,从事生物科学领域有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跟踪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走向,以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彰显办学特色为主线,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凸现专业特色,全面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专业建设目标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发展动态,围绕改革和建设的内容主题加强生物科学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生物科学专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使教学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专业更扎实、素质更全面、结构更合理、队伍更稳定的双能型师资团队,使之更能够适应本科层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性人才教育培养的需要。加强课程建设,编写出与之配套的12门应用型课程教材,并将这一模式逐步推广到其他相关课程。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生化制药技术实训中心,为将其建设成为省级实验实训中心奠定基础。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嵌入式准生产型实习实训模式,提升本专业综合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兼顾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一)教学基本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围绕学院“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及商洛为农业大区、资源大区的特点,把产学研合作,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作为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重要方向。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走“产学研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通过校企合作方式,逐步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产学研结合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及公共选修课几个部分构成。考虑到生物科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其中产学研结合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分别满足学生就业导向及创业和提高导向,主要设有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模块、食品安全检测和生物制药技术模块。在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中,使实践课时占课程总学时的35%以上,增大通识教育比例,精简基础理论内容,强化实践及创新教学体系,突出专业方向特色。努力实现从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按照区域经济特点对就业岗位实际要求,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12门体现产学研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核心课程,共同制定核心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实验、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等。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压缩限定课内总学时, 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压缩总学时的同时,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有效加大课堂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进行专业合格课程建设,并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到2018年,建设院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加大应用型课程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设专业前沿性讲座,设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和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充分了解当地企业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申报项目和选择毕业论文研究方向,不断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综合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和专题讨论等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创新课程内容为目标,淘汰低水平重复、陈旧性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淡化学科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针对性、先进性。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大力推广研究性教学,重视讨论和交流,重视合作学习,重视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个性化培养,重视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完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4、实践性教学环节

1)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室建设

    进一步完善生物科学专业相关实验实训室,拓宽实验实训室的功能,完善基础实验室、依托GAP工程中心,构建综合实验平台,在现有实验、实训条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使之成为集教学、科研、人才培训、技术开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强化生产性、创新性实训,通过与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保证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搭建生物大类实验实训平台,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对实验、实训资源进一步优化,保证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和规模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及生物制药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模相匹配,逐步实现实验室、综合平台及生产基地业余时间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科研、创业机会。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训体系,提高专业实习实训效果

    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增加校外实训基地3-5个。开展与企业、校外同类专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发挥对外辐射的功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校外实习基地既是学生实习、就业的基地,又是教师挂职锻炼、技能训练、技术革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场所。将实习基地建设与学生就业基地紧密联系。指定专人负责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工作。

 3)规范专业野外实习,不断完善考评体系

    为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及独立工作和协作、协调能力;学会采集、制作、鉴定及保存植物标本的方法,了解实习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要植被类型及各群落生境特点,按照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学期安排2周的野外实习,合理安排实训时间,配备指导教师,不断完善考评体系,使实习达到预期效果,并对学生实习成绩进行客观的评定。

4)重视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科研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因此要加强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过程管理,通过对指导教师资格认定、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论文格式以及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手册的填写等全过程监控,确保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有效的开展。

5、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大力推动高质量教材的选用,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对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与重点教材优先选用,提高优质教材的使用效益,其比例要达到60%以上,有一定的双语教学课程教材。继续选用内容较新的21世纪教材、优秀教材、获奖教材外。提高自编实验教材的质量,争取在教材出版上有新的突破。对部分双语教学课程,选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并加强与国外合作院校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对实验课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数,提高实验内容的先进性,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专业课程实验指导书,在建设期内力争出版1-2部水平较高的特色教材。

6、教学研究

    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以及手段条件因素,设计教学要采用的策略、方法和组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积极申报质量工程类教学研究项目,并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本专业的学术水平。

7、教学质量监控

    实施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教学目标的全程监控。一是落实“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监控重心在教研室”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学校、学院有关教学制度、规定,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二是健全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运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断加强教学运行情况的监控力度。三是加强课堂教学、教材选用、实践教学、考试及成绩管理、毕业论文、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主要环节检查和管理。四是加强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通过教研室检查听课、学生测评及信息员会议、校院领导检查、教学督导听课等渠道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通过教研室、督导委员会、院领导评课以及教学通报等形式进行反馈,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有整改,从质量监控上严把教学质量关。五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教师教学科研评优等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8、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前提。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和生动活泼、健康上进的良好风气,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专题报告、三好学生和模范团员评选及考研讲座等活动加强学风建设。

9、专业特色及优势

    根据办学定位,通过5年的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构建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新模式;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省级教学团队;建立健全有利于专业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明显的特色,对学校的专业建设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等,和省内同等院校相比凝练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二)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精、数量足、质量高、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办好专业的根本保证。

1、教师结构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是在5年内逐步建立起一支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到2018年,培养教授3名,副教授3-5名;培养和引进博士2名以上。加强兼职队伍建设,可引进行业大师、企业技术专家等充实专业带头人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生产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

2、师资的引进与培训

    通过内培外引双向挂职等方式打造一支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具有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双能型教师2-3名。加大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力度,提高任课教师中双师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合理配置师资,按专业方向设置配置,老中青相互结合,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和科研培训。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锻炼。选派青年教师深入学习和工作,获取工程技术经验,构建双能型保障系统。同时通过引进企事业单位学历和职称高、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才来我院兼课或讲座。

2)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在职学习、在岗进修、脱产进修,到国内外高校作访问学者,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培养或引进13名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3)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坚持教学督导制和领导听课制,利用多种形式督促和帮助青年教师胜任教学岗位,提高教学质量。

4)实施名师工程,培养高层次学科、学术带头人。分别围绕专业发展方向组织学术团队,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5)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并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本专业的学术水平。努力创造条件,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合作培养关系,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赴国外进修和从事科研项目合作研究。

3、教风建设

     加强教风建设工作,要求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教学名师和专家报告、典型教育、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活动,树立典型,带动广大教师争创优良教风。实行备课和教案抽查制度与新课、新老师试讲制度;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信息反馈制度;坚持实行相互听课制度;严格教师考勤与考核制度,建立教学质量奖励制度。

(三)科研和产学研合作

     开展科学研究是师资队伍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组织教师积极申报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力争科研项目4-6项,其中省级以上2-3项。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向国际著名刊物投稿。同时广泛开展科研促教学活动,科研项目的开展使教师对本学科的知识深度与广度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继续扩大与我市相关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加大与商洛市有关企业合作建设现代生物技术实训室,建设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校内外生产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切实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四、专业建设的条件保障

(一)政策及组织保障

    生物科学专业是我校首批升本的专业之一,每年学校都有一定的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投入专业建设,为本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二)教学条件保障

1、师资队伍建设

    生物科学专业教师在教学科研、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特色鲜明的省级教学团队。将利用学校提供的优惠政策,一方面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员,特别是科研上已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注重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培养计划,通过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选拔青年骨干教师到大型企业锻炼,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积极推荐和评选省、校级学科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吸引优秀人才的竞争激励机制,全力营造培养、吸引、留住、用好优秀中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

2、实验条件的改善

     生物科学专业相关实验室分为基础生物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实验室。近年来又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扩建,新进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近500多万元,除普通仪器设备外,拥有酶标仪、蛋白分析仪和倒置显微镜、液气相色谱仪、PCR仪、凝胶成像系统、超速冷冻离心机等等多台(套)近、现代分析测试仪器。所有实验室全部配备标准实验台,水、电、风配套到位,并有专人负责。拓宽实验实训室的功能,完善基础实验室、建设综合实验室,每年增加校外实训基地1-2个。

3、基本教学资料和科研经费

    学校和学院的生物科学图书和期刊资料和网上数据资源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扩充了学习资料。未来5年学校图书资料和网上教学资源还将不断扩充和丰富。每个专业学校每年都有一定的专业建设经费,同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学校给一定建设经费,保证了生物科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BET体育365投注官网  邮箱:slxyswx@126.com 学院网址:www.slxy.cn   联系网站:www.hnksep.com
Baidu
sogou